到8月底,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做出一项判决,震惊了国际社会:特朗普时期政府对中国的关税措施,被认定是不合法的!
这可就意味着,美国或许得把高达1万亿美元的关税退给中国企业了。这场旷日持久的贸易纷争,竟然出现了出乎意料的转变。
法院裁决出乎意料,巨额退款难以想象
这笔可能要退还的关税数额真是让人咂舌。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国会听证时直言,要是最高法院维持下级法院的裁决,退税金额可能会达到7500亿到1万亿美元。
美商务部的数据显示,从2023到2025年这段时间,美国企业一共在对华进口商品上交了大约4200亿美元的关税,范围涵盖家电、汽车、光伏、电子等核心行业。就2025年前六个月来说,美国政府靠加征关税就收了1120亿美元,而这其中超过一半的部分都是针对中国商品的。
据华尔街投行高盛分析,不管用哪种方式退款,都会让美国财政赤字变得更严重,还可能带动全球利率上涨,会对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产生一定影响。美国财政部已经在内部商讨三种退款方案:一种是分期退还关税的本金;另一种是只退还本土企业支付的部分;还有就是通过发行新国债来筹集资金进行退税。
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比4的票数做出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定:特朗普政府根据《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》(IEEPA)对中国加征关税的举措,属于超出权限的行为。
法院强调,IEEPA的主要用途是应对恐怖袭击、军事威胁等涉及国家安全的危机,而不适用于经济争端中的贸易措施。法官在判决书里也很明确地写道:“总统不能利用管理进口的借口‘偷偷摸摸’地把征税的权力收回到白宫里”。
裁定批准现有关税的延续执行,直到2025年10月14日,让特朗普政府有机会向美国最高法院提起上诉。一旦最高法院维持原判,意味着特朗普政府不仅不能继续征收这些关税,还可能得把之前收的钱退还回来。
这次裁决可不是无的放矢。就在今年3月,密歇根、宾夕法尼亚、威斯康星等12个州联手起诉特朗普政府,指责这些关税政策直接让本地制造业利润大打折扣、就业岗位流失,税收也明显减少。
美国汽车行业协会在7月发布的报告里说,关税让福特、通用这些公司零件的价格涨了不少,每辆车多花了大约670美元。企业的利润率从2024年开始就掉了4个百分点。如此这般的经济压力,最终也演变成了政治和法律层面的应对措施。
就连美国农场主协会也在6月发出公开信说啊,中国的大豆订单转移到了巴西,导致2025年美国的大豆库存达到了近十年来最高水平,这么多粮食卖不出去还发霉了。农业州的议员们都在呼吁国会赶快修正关税政策,想恢复跟中国的贸易。
对于这个判决,特朗普的反应特别激烈。他在社交媒体上连续发了好几十条推文,喊着抗议司法不公,还怀疑法院受到“境外势力的干预”。
特朗普用大写字写出了“咆哮”,声称这一裁决会让美国的财政“彻底崩溃”,还能“彻底毁灭美国”。白宫团队也立刻发表声明,誓言要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,还暗示已经准备好了“B计划”。
法律专家说,特朗普表面上态度挺硬,但翻盘的可能性其实不大。虽然最高法院里的保守派占优势,但这类案件讲究法律推理,政治立场不能左右。IEEPA的适用范围一直是个敏感点,保守派法官未必会偏向总统滥用权力。
中美贸易格局已变,美国经济遭受反噬
这会儿,中美之间的贸易形势已经悄然发生了挺大的变化。中国商务部在八月份公布的半年报告里提到,前七个月,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1.4%,不过对东盟和拉美市场的出口却分别实现了18.7%的增长,表现得挺不错的。
在关税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,中国企业开始加快“去美元化”的步伐,积极推动同东南亚、拉美、非洲国家的本币结算合作。像印尼和中国签订的镍矿与光伏设备互换协议,以及巴西与中国实现的本币直接结算,都是挺典型的例子。
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明显减少了。虽说美国市场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里占比不算特别高,但它的市场价值和重要性还是挺大的。中国通过多样化布局,已经大大削减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。
美国那边推行的单边主义政策,不光影响到中美关系,还让全球供应链的重组速度变快。欧盟委员会里面的一份报告说,美国的单方面加税,让欧洲跟美国的供应链脱钩的风险变得更大了。于是,欧洲很多国家都开始主动跟中国加强产业合作,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。
德国经济研究所7月的调研表明,过去两年里,德国在中国的新投资同比增加了21%。日韩公司则通过建立工厂、合资合作等手段,避开美国的高关税壁垒,依然积极参与中国的高端制造领域。
甚至连美国的老伙伴们“去美国化”的步伐也变得更明显了,韩国的三星、现代等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正不断增加,欧洲的汽车产业链也不断向中国迁移。大概率在2026年前后,全球制造业的格局可能会发生新的洗牌。
特朗普的关税政策,结果反倒伤了美国自己经济啦。据美国零售联合会的年度调研显示,到了2025年,普通美国家庭每年在关税上的花费大概多了1100美元左右。
企业成本逐步增加,消费者物价也跟着涨,导致国内对“反加税”的呼声不断。关税大战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出来,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物价飞涨,通货膨胀逐步升温。
美国5月份的核心通胀率是2.3%,6月份稍微升了点到2.7%,到了7月份已经涨到2.9%。经济专家猜测,下半年,美国的核心通胀还会继续攀升,有望达到3.5%。估摸着到了第四季度,整个美国可能会陷入一片哀嚎。
面对这个局势,未来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:一种是特朗普在最高法院赢了官司,关税政策就能继续实施;第二种是特朗普输了,但他还能用别的法律手段保持贸易保护的措施;第三种是特朗普彻底输了,只能取消对华关税,还得把交的税款退给别人。
据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(CSIS)8月发表的报告来看,关税政策的失败意味着美国那套单边贸易保护主义的终结。中国在高端制造业和绿色能源这些领域的国际份额不断增长,整个全球供应链也在快速向中国及其合作伙伴倾斜,形势挺明显的。
无论最终怎样,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。中国不再只是被动应对美国的压力,而是开始主动去塑造一个对自己更有利的贸易环境。这份自信和耐心,都是靠中国经济的韧劲和多种发展方式积累起来的成果嘛。
特朗普那“关税大棒”最終变成了回旋镖,反弹到美国自己财政、企业和盟友头上。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定,不仅否定了特朗普的贸易政策,也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起到了很大的限制作用。
这幺长时间的贸易纷争,给咱们敲响了个警钟:要在国际交往中,硬实力才是真正的王道。中国靠着坚持多元化成长,加强自主创新,搞得国际合作越发深化,终于顶住了美国的施压,迎来了局势的转机。
要是最高法院最后还坚持原判,美国就得面对空前的退税压力,而中国公司也会迎来意外的资金回流。这事儿算是在国际规则体系下,中国拿到的一次重要胜利,也再次证明了:单边行动和保护主义没人喜欢,合作共赢才是真正的明智之选。
宏利证券,炒股配资合法吗,炒股配资10倍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