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刷手机看到条新闻,985高校又有个保研生跳楼了。往下划拉好几屏,突然发现工地坠亡的农民工连个全名都没有。这心里就跟被马蜂蛰了似的,火辣辣地疼。
你们发现没有?现在连人没了都要分三六九等。上个月北京某工地出事,工友老李摔下来的时候,安全帽都裂成两半了。可新闻里就一句话带过,连他给闺女存学费的存折都没提。反倒是大学生出事,能给你从论文导师扒到食堂饭菜。
记得前年天津那个爆炸案不?当时铺天盖地都是"英雄救援",可化工厂隔壁小超市的王阿姨,她家被震碎的玻璃到现在都没人赔。还有英国货车案那会儿,媒体追着问"是不是福建人",却没人问那个小伙子为啥要偷渡。
最气人的是删帖速度。去年某高校学生坠楼,两小时就搜不到消息了。可建筑工老张从脚手架上掉下来那回,连个正经报道都没有。他媳妇现在还在工地门口卖煎饼,三轮车上挂着"丈夫工伤无人管"的纸牌子。
你们说奇不奇怪?明星宠物狗生病都能上热搜,流水线上猝死的工人连个完整名字都留不下。那个被导师临时换题的博士生,电脑里存着八万字的论文草稿;外卖员老周送餐路上被撞飞时,保温箱里还放着没送到的生日蛋糕。
有次在菜市场听见两个记者聊天,说什么"普通人的新闻没人看"。可你们看看短视频平台上,卖菜大娘给瘫痪儿子擦身的视频点赞百万。到底是读者不爱看,还是有些人根本不会写?
现在连讣告都开始分档次了。高校发通告要开三次党委会,工地出事就贴张A4纸。那个在东莞打工的姑娘中毒身亡后,她爹捧着遗物在厂门口坐了三天,最后报道里就写了句"某外来务工人员"。
想想真讽刺。记者证考的是写作技巧,可没人教他们怎么写"人"。建筑工安全帽上的编号和大学生校园卡,在法医那儿都是同样的编号。当媒体把"北大学生"四个字加粗标红时,是不是在告诉其他家属:你们家孩子不值钱?
下次再看到"普通群众"这种词,真想把记者的话筒抢过来。让菜市场刘姐说说她怎么凌晨三点进货,让快递小哥讲讲他电动车上的暴雨痕迹。那些被简化的"等XX人",谁给他们填上人生故事?
你们说,要是哪天新闻里能看见每个逝者的全名,听见他们最后一通电话的内容,这世界会不会变得稍微暖和点?
宏利证券,炒股配资合法吗,炒股配资10倍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