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5年1月,在一段时间的赋闲中,王平将军收到了一条来自总政的紧急通知,要求他立即前往北京。当他乘火车抵达后,总政派车来接他,而令人不安的是,车上仅仅允许他一人登车,女儿以及陪同的警卫员都被拒于车外。这种神秘的安排令他心中隐隐生出一丝不安的感觉。
王平的不安并非毫无根据。在1967年,身为南京军事学院的政委,他遭遇了巨大的冲击。即使在重病初愈状态下,还是没有得到任何同情,遭受了监禁和批斗。在他身上罗织的七八十条罪状,细想起来令人不寒而栗,宛如噩梦重现。
虽然在1972年他被允许回家,但他的行动却依然受到严格限制。为了维护自身的情况,他曾在1973年写信给叶帅,前往北京几个月以寻求解决工作和待遇的办法,却没有得到理想的回复,只得返回南京,内心惶惶不安。
展开剩余59%到了1974年1月,王平又被总政的人召走,这次并没有告知他去向和目的,这种模糊的安排使他更加担忧,难道又要经历不幸了?然而,此次的担忧显得多余。当他被接到前门饭店时,才恍若明白,将要参加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。在代表大会准备期间,由于他面临一些尚未结论的问题,原单位的军事学院又被撤销,直至由南京军区代管,他甚至没有被推选为代表,因此此次通知也是临时决定的结果。
在分组会议上,他被安排到总后勤部小组,会议期间,尽管大家纷纷发言,王平却始终没有主动发声。毕竟,经历了长达8年的静默,他对周遭事态几乎一无所知,因此索性选择沉默。会议结束后,他再次返回南京。
时光飞逝,仅仅3个月后,他再次接到通知,要前往北京。这次通知是13号发出的,要求他14日必须抵达,他匆忙间准备了一些换洗衣物。这一次,与上次相比,他的内心显得较为平静,似乎隐约知道这次出差的意义。当他抵达北京后,便前往三座门参加会议,会上正式宣布他担任炮兵政委这一职务。
自1967年到1975年这段漫长的8年间,王平将军被迫脱离了工作,而如今被重任在肩,面对新的职责,他感到深重的责任感。叶帅与他进行了一次重要的谈话,指出他的主要任务是整顿炮兵、平冤错案,并落实相关政策。在叶帅、邓小平等领导的鼓励下,他被激励着放手大胆地开展工作。
王平在炮兵司令部工作了4个月,随着局势的好转,他又被调任至武汉军区,继续伴随同样的工作,使他在重新站起来的过程中倍感振奋和充实。
发布于:天津市宏利证券,炒股配资合法吗,炒股配资10倍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