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03年12月17日,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时刻。美国的莱特兄弟通过其精湛的自行车修理技术,对当时的滑翔机进行了重大改进,最终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飞机。自那时起,飞机正式进入了人类历史的舞台,并迅速成为军事技术的一部分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,飞机作为新兴战力大放异彩,给战争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。
随着一战的结束,世界各国对飞机的认识愈加深刻,飞机技术也飞速发展,空军逐步成为各国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,空军的作用更加凸显,掌握制空权的国家,往往能在战争中占据有利位置。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,蒋介石意识到了空军在战争中的重要性,于是加大了投入,致力于组建国民党空军。
然而,尽管蒋介石雄心勃勃,国民党空军在二战期间的表现却远未达到预期,反而显得存在感微乎其微。那么,问题出在哪里呢?事实上,蒋介石所组建的空军,表面上看来气势磅礴,但实则是一只“纸老虎”,既没有实质性的战斗力,也没有足够的战备能力。
展开剩余81%据了解,当时空军的财政亏空竟然高达8000万元,蒋介石震怒,决定彻查此事。然而,他身边的空军司令却悄悄劝他说:“您还是别查了吧。”这一番话让人产生疑问,到底背后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?
蒋介石在孙中山去世后,逐步掌控了国民党和民国政府,并且雄心勃勃地计划将国民政府打造成自己的私人政权。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,蒋介石在用人方面提出了一个大原则:任人唯亲。对于空军,蒋介石深知其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作用,于是他决定大力发展空军,并且将空军的指挥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,这样既能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,也能巩固其独裁统治。
在这一背景下,蒋介石一方面加紧推进空军建设,另一方面也在寻找可以帮助他牢牢控制空军的人选。1934年,蒋介石亲自下令成立空军委员会,而委员会的委员长当然是由他本人担任。副委员长的职位则由他的姐夫宋子文担任,秘书长则由他的妻子宋美龄担任。由于蒋介石和宋子文事务繁忙,空军建设的实际工作主要由宋美龄负责,她也因此被称为国民党“空军之母”。
然而,空军的问题恰恰出现在这里。那个时候的中华民国,依然背负着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历史遗留问题,而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早已领先我们许多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要想拥有一支现代化的空军,必须首先拥有飞机,而民国政府当时并没有能力自主制造飞机,只能依赖进口。蒋介石选择让宋氏兄妹掌握空军建设,不仅因为他们是亲戚,更因为他们与美国的关系非常密切,能够为中国争取到先进的飞机。
宋美龄对这个任务非常热衷,她全力推动与美国的谈判,力图为国民政府争取更多的飞机。在这期间,蒋介石任命亲信周至柔为空军委员会主任,后来又提拔他为空军司令。根据周至柔的设想,如果能够购买上千架先进的飞机,国民政府就能获得制空权,从而在战争中占据上风。为此,蒋介石将巨额资金交给宋美龄去筹措购买飞机。宋美龄也确实很擅长融资,不仅为抗战筹集了大量捐款,还成功获得了江浙财团的大力支持。
然而,钱是筹集到了,但结果却令人震惊。根据周至柔提交给蒋介石的方案,按照当时美国出售的价格,一架飞机的成本为10万美元,而宋美龄筹集到的资金足够购买1000架飞机。但实际交付的飞机却少得可怜,仅有300多架,而且还是美国即将淘汰的老旧飞机,总价值连2000万美元都没有达到。这个结果让周至柔非常失望,但他知道自己无力追责,因为这笔钱的管理者是宋美龄,明显出现了巨额资金失控的情况。
周至柔想要将此事向蒋介石反映,但又不敢直接告知他真相,因为蒋介石心知肚明,宋美龄手中的这笔钱不可能全部用来购买飞机。周至柔也决定与宋美龄沟通,希望能得到一个解释,然而宋美龄却告诉他,飞机将在稍后的时间内购买新的型号,周至柔虽然感到疑虑,却依然抱有希望继续等待。
然而,随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,周至柔和蒋介石很快发现,原本应当具备强大战斗力的空军,面对日军的空中力量几乎不堪一击,空军的弱势让蒋介石愤怒不已,尤其是那些所谓的“千架飞机”根本不存在,这无疑揭示了空军建设中的巨大问题。经过调查,发现空军在这一过程中亏空了高达8000万元,蒋介石决定彻查。然而,周至柔悄声劝阻他不要追究到底,因为这件事涉及到宋美龄,追查下去只会得不偿失。
最后,这一问题不了了之,而国民党的空军,也从此成了笑话。蒋介石意识到,自己的亲信们虽然在外表上成立了空军,但实际上这个空军早已名存实亡。通过这一事件,不仅揭示了蒋介石空军建设的失败,也反映了在国民政府内的权力和金钱游戏,最终拖延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空中力量建设。
参考资料:《蒋介石传》、《宋美龄传》等。
发布于:天津市宏利证券,炒股配资合法吗,炒股配资10倍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