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早上7点,珠江口的轮渡鸣笛声还没停,另一种更热闹的声音已经盖过了它——深中通道上的车流声。谁能想到,一年前还得绕路两小时的司机,现在踩着油门半小时就能从深圳到中山?这还不算完,穗深通道、深珠通道正跟着接上,三座桥隧凑在一起,悄悄把大湾区的日子换了个样。
先看这三座"超级工程"各有各的本事。深中通道最"年长",去年通车后,每天有8.6万辆车从这儿过,差不多分走了珠江口四分之一的车流。那座1666米的悬索桥,站在桥面上看,主跨比4个标准足球场连起来还长;6.8公里的海底隧道,开车穿过去时,就像从鱼群的家底下钻过。最实在的是时间账,以前深圳到中山得算着轮渡班次,现在一脚油门,喝杯茶的功夫就到了。
穗深通道正忙着和深中通道搭"Y形手"。以后从广州南沙到深圳,不用再挤虎门大桥,预计能分走三成车流。南沙万顷沙那边的房子,以前问的人少,现在中介电话多了起来,听说周边土地价值可能涨15%。更要紧的是,人工智能企业和做生物医药的公司,开始往这儿凑,就等着路通了好互相搭把手。
深珠通道的花样最多,公路、高铁、城际铁路要"挤"在一块儿走。350公里时速的高铁,跑起来比市区里最快的地铁还快一倍多;8车道的高速,货车客车各走各的道。不过有人算过账,这工程要花上千亿,比港珠澳大桥少点,但珠海的钱袋子能不能扛住?还有白海豚保护区,施工时得轻手轻脚,不能惊着这些"水中精灵"。
路通了,企业搬家都勤快了。深圳的比亚迪,把部分厂子挪到中山,带着500亿的投资过去,那边工人上班近了,深圳这边也腾出地方搞研发。珠海更聪明,让深圳的生物医药公司把实验室放那边,研发在深圳,转化在珠海,两边各干各的强项。
住的事儿变化更大。中山马鞍岛的房子,每平米1.3万,深圳前海要11.7万,差了快10倍。深中通道一通,不少人早上从中山开车去深圳上班,晚上回来,算下来比在深圳租房省不少。但也有人担心,要是光盖房子不搞产业,热闹劲儿可能长不了。
通勤族的账本也改了。从翠亨东到深圳前海,自驾一次68块,办了粤通卡能省3块多;跨市公交搞了月票,一个月660块,比在深圳租个单间省出1500多。陈先生以前是"周末夫妻",每周五才回中山,现在每天都能回家,他常说:"桥通了,家才像个完整的家。"
办事也方便了。以前在深圳上班想在中山买房,跑断腿还办不完手续,现在"深中通办"的业务从110项涨到735项,公积金异地提取也简单,前阵子就有2.9亿元的公积金帮人在异地安了家。
这三座通道凑在一起,不是光比谁更厉害。深中通道已经跑起来了,穗深通道还在规划,深珠通道刚打了几根桩。有人琢磨出个"通道效益指数",看看谁能让更多人受益,让产业抱得更紧。
不过也有操心的事儿。深珠通道花上千亿,以后每天能有多少车跑?西部沿海高速现在车不多,可不能再浪费钱。穗深通道和南沙大桥、虎门大桥离得近,会不会有重复?要知道虎门大桥每天挤13.5万辆车,早就累得慌,新通道得帮上忙才好。
往后啊,这三座桥隧可能还会有"小帮手"。低空飞行说不定能接上,跨市城际铁路也在规划,到时候从深圳到中山,除了开车,坐火车、坐飞机都能选。前海、横琴、南沙这三个地方,就像三个齿轮,路通了才能转得更顺。
说到底,这些桥隧不只是把两岸连起来简单。它们像三根线,把上班的路、赚钱的道、过日子的劲儿都串在了一起。有人建议,不如搞个"通道经济示范区",好好琢磨怎么让这些工程发挥最大用处。
最后想问一句:江上架起了桥,隧道钻过了水,物理上的距离近了,大家心里的那点"隔",是不是也能慢慢消了?你觉得呢?
宏利证券,炒股配资合法吗,炒股配资10倍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